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物流業是實體經濟的“筋絡”,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對于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日前,交通運輸部聯合有關部門印發了《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行動計劃》以及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郵政分領域實施方案,構建了“1+5”政策框架體系。光明網推出《經濟光明論·專家談》系列稿件,對其特色亮點、創新發展等內容進行多角度、層次化深度解讀。

制圖 實習生 余皓晴
光明網訊(記者 陶媛)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提出,實施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專項行動。日前,交通運輸部印發了《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從結構性、系統性、制度性、技術性等多層面推進物流降本提質增效,以形成政策合力。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主任李光輝認為,物流作為效率為王、成本制勝的綜合性行業,迫切需要將發展新動能作為撬動高質量發展的支點,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
交通運輸作為物流的基本環節和依托載體,在物流業發展中具有基礎和主體作用,交通運輸發展水平深刻影響著物流業發展的質量效益。近年來,交通運輸行業積極拓展服務領域、延伸服務鏈條,有力推進了物流業發展,但仍存在運輸結構不合理、信息共享水平較低、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
“要有效破解上述問題,應積極培育物流發展新動能。”李光輝分析,一方面,抓住算力、數據、算法的突破,打通物流信息共享應用的痛點、堵點,統籌推進數智化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另一方面,加強交通物流信息互聯共享,是推動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的重要抓手,是推進實現“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重要載體,也是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重要內涵。
物流發展新動能的培育離不開數據要素的有效賦能。近年來,交通運輸部大力推進交通物流信息采集共享,取得積極進展,數據質量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同時,組織開展了全國公路、道路運輸、水路運輸、海事監管等領域信息系統互聯互通與數據整合共享工作,積累了約2537萬道路運輸從業人員、1397萬運輸車輛、310萬家道路運輸業戶、1.6萬家水路運輸企業、24.7萬艘船舶、182.2萬名船員的基礎數據。此外,持續推進國際物流供應鏈服務保障系統建設,已實現54家國際物流運輸重點聯系企業、300余家大型貨主企業的信息共享,服務國際物流供應鏈保供保通保暢。
當前物流融合發展趨勢日益凸顯,《行動計劃》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在政務數據共享方面明確提出制定全國統一的交通運輸領域相關電子證照清單和應用管理規范,加快推進“跨省通辦”。交通運輸部正在組織開展的國家綜合交通運輸信息平臺建設,將實現全國交通運輸相關電子證照的統一管理,助力政務服務一體化。同時,逐步拓展電子證照跨省驗證、多證合一等閉環應用,實現政務服務事項從“線下跑”轉向“網上辦”“指尖辦”,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行動計劃》還提出,推動與更多國家和地區開展船舶電子證書國際合作,這將在更大范圍上提升口岸通關效率和貿易便利化水平,提升交通運輸物流組織效率和服務品質。
李光輝表示,既要深化采集共享,充分發揮數據要素的乘數效應;又要加強標準銜接,加快推進多式聯運信息互聯互通。
交通運輸部持續推動物流信息的互聯共享,制定了《交通運輸物流信息互聯共享標準》,與13個國家、15個國際物流單位及組織建立了合作關系。水路運輸方面,經過20多年的建設,我國已形成了6個交通電子口岸分中心和14個港航EDI中心的整體格局,除實現了港航生產、物流信息共享外,也為進出境船舶電子聯檢、進出口貨物高效通關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撐。道路運輸方面,建立了全國網絡貨運信息交互系統,截至2023年底,整合社會零散運力798.9萬輛、駕駛員647.6萬人。實現對79萬輛“兩客一危”車輛、728萬輛12噸以上重載車輛基于衛星定位系統的動態監控,實現全國危險貨物運輸電子運單的跨區域交換共享及應用。
《行動計劃》堅持系統謀劃,重點施策,從三個方面推動多式聯運信息共享和互聯互通,促進軟聯通:一是推動多式聯運“一單制”創新發展,推進各方式間轉運交接、貨物交付、信息互聯、保險理賠等規則銜接。二是研究建立多式聯運運單管理制度,支持單證電子化應用。三是加快推進多式聯運信息互聯共享。制定多式聯運數據共享清單,推動經營主體加強數據交換共享,穩步推進交通物流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形成可持續發展模式。
“打通多式聯運信息壁壘,推動標準銜接,是促進多式聯運單證電子化,實現信息高效流轉的重要基礎。”李光輝認為,有三方面的重難點問題需要加以注意:一是要完善標準,健全物流公共數據開放共享合作機制。同時在行業層面鼓勵開展多式聯運信息集成服務,建設承載物流信息匯聚、共享、監測等功能為一體的多式聯運“一單制”支撐平臺。二是加強交通與口岸、金融等部門的信息互聯,打通全程物流可視化服務鏈條,實現集裝箱等貨物全程跟蹤,逐步突破海鐵聯運“一單制”的應用難點。三是利用區塊鏈等技術,建設完善物流數據安全、數據確權機制,完善重要物流數據出境安全管理制度。
來源:光明網
如有侵權請及時提醒